欧洲制药业面临美国关税的严重影响
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。
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 自10月1日起,美国将对所有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%的关税。欧洲制药业面临这些关税措施的直接影响。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,品牌药是以专有名称销售并受商标保护的药品,专利药是仍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原创药品。数据显示,美国73%的品牌药品来自爱尔兰、德国和瑞士等欧洲国家。以爱尔兰为例。爱尔兰是欧洲的制药之都。 2024年该公司对美国的药品出口将达到444亿欧元,占欧洲对美国出口的60%以上。美国许多大型制药公司,我包括强生、辉瑞、礼来等以名牌药品闻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在爱尔兰设立工厂,并将爱尔兰生产的药品出口到美国。以及世界市场。美国也是德国制药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。到2024年,德国对美国的药品出口预计将超过270亿欧元,约占德国药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。德国多个化学和制药行业协会表示,美国政府对进口药品实行非歧视性关税,将对德国和欧洲制药行业造成严重影响,也会对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关系产生负面影响。德国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森警告称,长期维持高关税将削弱研发能力。医药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能力,使行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面临风险。此外,这种关税游戏的直接成本可能会落在美国患者身上。美国药剂师协会的数据显示,关税可能会使常用专利药物的价格上涨 30% 至 50%。高关税会严重扰乱国际供应链,增加药品生产成本,导致价格上涨和供应短缺,并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。今年以来,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威胁,不少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宣布加大对美国市场的投资。今年4月,瑞士制药跨国公司诺华宣布计划在五年内投资230亿美元用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,以确保诺华向美国患者提供的所有主要药品均在美国生产。强生公司还宣布未来四年,它将在美国增加25%的投资。 9月,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(GSK)承诺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300亿美元。尽管投资计划规模庞大,但行业观察人士表示,制药行业回归美国弊大于利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全球药品生产供应链始终注重效率和成本。关税将扰乱药品供应链固有的分工,可能迫使跨国制药公司重组其药品供应链。美国政府乱加关税,人为破坏分工,违反市场发展基本规律。这些势必扭曲产业链,增加生产成本,降低生产效率,对长期发展产生整体负面影响。全球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作者:周明阳)